中大醫科︱政府財赤盼勿向中大醫學院「開刀」 院長趙偉仁上任1年8字談感受
撰文: 陳麗薇
發布時間: 2025/02/18 17:37
最後更新: 2025/02/18 17:58
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舉行乙巳年傳媒春茗,院長、副院長及教授等分享教學成果。(TOPick記者攝)
【中大醫科/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/趙偉仁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(18日)舉行乙巳年傳媒春茗,上任滿一年的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表示工作有苦有樂,他強調中大醫學院踏入「中年」要「成先啟後」,在已知方向中求變,但亦要尊敬前人的貢獻與歷史。另外,對於政府財赤問題,趙偉仁坦言暫未收到政府減少撥款的消息,他指醫學人才與創科屬長線投資,希望政府不會在此方面「開刀」。
最新影片:
中大醫科︱趙偉仁:工作量是超越預期
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坦言接任院長一職,「工作量是超越預期」,他與前任院長陳家亮是師兄弟的關係,儘管陳家亮教授已經傳授不少心得,但到真正接任後,才感受到真正的壓力及辛苦,他說:「因為要面對不同的持份者,大學內部很多精英教授、創科人才、醫務衛生產業企業等,一星期7天24小時都不夠用!」不過他笑言每天仍能睡夠6小時,「否則真係搞唔掂。」
中大醫科︱趙偉仁:中大醫學院要成先啟後
中大醫學院成立於1981年,至今踏入「中年」,趙偉仁表示「相信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現在我們是不惑之年,知道方向歷史下要求變,歷史不應成為我們包袱,但都要尊敬歷史與前人的貢獻,成先啟後,他是中大醫學院的畢業生,對母校有感情,團隊亦對學校有熱誠,會繼續支持下去。」
他又指,知悉政府財赤下需開源節流,中大醫學院會與政府共渡時艱,但指人才和教學培訓屬中長期投資,期望科研轉化成果的工作能繼續獲政府支持,呼籲政府不要大量削減對大學的資源。
另外,趙偉仁提到,近年港人對北上就醫的需求增加,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流、數據、人才等,在大灣區內跨境流動,中大醫學院會建立大灣區醫療服務和創新的生態系統,促進學術發展;亦期望推動位於沙田威爾斯醫院的教學醫院,成立「學術及健康系統」。







中大醫科︱容樹恒教授:兩地學生互相交流
而負責內地事務的容樹恒教授就指出,香港學生每人都有機會到內地大學交流,包括北京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的醫學院,為期2至3星期,而內地的醫科生也會來中大交流,促進兩地的醫學及文化交流,完成後兩地學生都會分享成果,效果正面。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